
2025年全县驻村工作队轮换动员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178字)
在云雾缭绕的盘山公路尽头,x村村民终于告别了世代人背马驮的历史。三年来累计投入2.3亿元实施的“毛细血管”工程,让全县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当我们在雨季来临前抢通最后3.8公里断头路时,老支书握着工程队员满是泥浆的手说:“这条路,通的是希望。”
(二)产业振兴的“裂变效应”
x镇的小木耳如何成就千万产值?答案藏在“党支部+合作社+电商”的创新模式里。通过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我们打造了8个地理标志产品,带动全县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1.5亿元。更可贵的是,在田间地头成长起126名“新农人”,他们用直播镜头让山货飞出崇山峻岭。
(三)民生改善的“温度传递”
记得去年冬天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时,小芳家墙上的“微心愿”卡片写着“想要台护眼灯”。如今全县建成的89个“乡村复兴少年宫”,让3.2万名孩子有了课后学习空间。这种改变,体现在村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升至98.6%,反映在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3%的数据里。
二、以清醒把握形势:新阶段驻村工作的“三大考题”
(一)产业升级的“突围之战”
当我们欣喜于辣椒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时,隔壁县市已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辣椒期货交割库。产业同质化、链条短的问题亟待破解,需要驻村干部既当“田秀才”又做“产业链长”。
(二)人才振兴的“造血难题”
x乡农技站去年引进的无人机飞手x,如今被沿海企业高薪挖走。这暴露出我们的人才培育机制短板——如何让“飞走的凤凰”变成“归巢的领头雁”,需要制度性突破。
仅展示619字,全文共167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