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党员发展工作座谈会交流发言
……(开头部分已省略676字)
强化质量标准,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标准体系。高校可以建立大学生党员发展一体化平时考核体系,实施“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发展纪实工程”,强化大学生党员发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质量保障管理,构架大学生党员发展培养工作流程、反馈闭环网络体系。通过影像、录音、文字,将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过程全程记录,从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学生党员具体标准,坚持把综合素质作为发展大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将学校党委、院系各类量化考核指标、绩效指标,分层次、分主次、分轻重进行分解量化,落实在日常考核指标设置、工作小结、审核评鉴中,动态掌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进展情况。实现“党员发展指标明确,旗帜鲜明量化落实”,形成以班级为载体、院系为保障、高校党委重点工作为指南的大学生党员发展综合考核责任体系,使大学生党员发展培养工作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
严把“三个关口”,保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一是严把考察关。学校党委要求至少每个季度培养人要找入党积极分子谈话一次,并经常向党支部、党小组汇报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情况,在入党积极分子具备入党条件时,及时向党支部提出将其列为发展对象的建议。二是严把发展关。学校党委对发展学生党员可以制定“两个40%”的标准,即综合测评要达到班级的前40%,学习成绩也要达到班级的前40%。这样既防止了单凭学习成绩入_偏向,又能克服学生入党中的凭关系、走后门现象。三是严把转正关。学校党委坚持把预备党员的跟踪培养作为发展党员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在研究预备党员转正时,坚持做到考察不走过场、程序不简化、标准不降低、讨论有依据,确保新发展党员质量。同时,采取专题讲座、参观等形式,对预备党员进行理论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增强预备党员的党性修养。
仅展示751字,全文共143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