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在加推基层党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361字)
一是部分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存在对党务公开的错误认识。有些单位的党组织对推行党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推进党务公开缺乏深入思考。有些党员领导干部担心搞党务公开影响稳定和团结,或者担心党务公开会在党内外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削弱党组织的权威和领导地位,因而缺乏推进党务公开的积极性。
二是对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二者之间的界限难以把握。各级党组织是本单位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许多重要的决策都是党组织作出的,没有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也是不完整的。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必然要求推进党务公开。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密切联系,可以互相促进。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一方面,有的单位将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混淆在一起,把党务公开纳入政务公开的范畴,以政务公开代替党务公开,导致党务公开的内容被淡化。另一方面,在特别重视党务公开的一些单位和部门,党务公开大包大揽,削弱了原来政务公开的功能和作用,导致顾此失彼,不能实现二者的互相促进,使党务公开的成效也受到一定影响。
三是党务公开程序缺乏规范和保障。理论上讲,党务公开应该按“事前公开——决策公开——结果公开”的基本程序进行,将公开工作贯穿党内重要事务的酝酿、决策、实施的全过程,以达到规范化、制度化。但各单位在实践中一般是由相关职能部门事先提出党务公开的项目、内容、范围,经主要领导审阅把关后,再予以公开。对于党内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大额经费开支和涉及广大党员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三重一大”,一般仅限于党内公开或按照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进行公开。而在一些基层单位,党务公开的程序随意性更大,形式主义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有的单位之间对党务公开的内容互相“借用”,照抄照搬;有的党务公开重点不突出,监督措施也不到位,呈现短期效应;有的对广大党员的意见不改进、不落实,导致党务公开流于形式、走过场,甚至出现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现象。
仅展示824字,全文共268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