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计划专题党课讲稿:新中国第一个发展黄金期(9千字,建国前后)
……(开头部分已省略172字)
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从半个多世纪前的“一五计划”,到__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政府能像我们党和政府这样,科学地制定每一个经济阶段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团结人民群众朝着伟大目标一起奋斗。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思考,从四个方面和大家作一交流分享。
一、“一五计划”编制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现代工业占比不到国民经济的10%。相信大家都看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视频资料。然而,当画面定格、截图、放大,大家会发现接受检阅的飞机、坦克型号五花八门,原因是受阅部队装备主要是缴获的杂牌武器,来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后来有人将开国大典阅兵式说成是“万国牌武器展览会”似乎也并不为过。毛泽东主席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新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1951年,毛泽东主席首次明确提出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设想,决定自1953年起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以说,“一五计划”是中国特殊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国际环境看,“一五计划”是在当时相对有利的国际背景下产生和制定的。第一,得益于冷战时期中苏结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出访苏联并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当时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的苏联结成同盟。政治联系的加强必然带来经济联系的加强,因此,在经济计划、发展模式等方面,我国较多地接受了苏联的经验和做法,其中就包括“一五计划”的编制和实施。第二,得益于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党领导的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极大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中国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空前增强,为经济建设奠定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基础。最重要的是,战争的胜利结束,既减少了我国军需消耗,也让我们认清了加快重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助推_作出了把重心和精力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心。第三,得益于世界范围内工业化浪潮。20 世纪 50年代,世界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信息技术革命的阶段。此时,一大部分新兴的原殖民地国家把工业化作为巩固、维持政治独立的经济前提和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的物质基础,开始加速本国的工业化进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敏锐的抓住这一机遇,不失时机地开始编制和实施“一五”计划,开启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
仅展示1065字,全文共912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