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贯彻_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交流研讨时总结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521字)
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要举一反三,透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强党性,就是要自觉用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始终保持_人的政治本色。不断增进对_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接受党纪约束,不断强化规矩意识,带头遵守_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遵守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始终做到党_提倡的坚决响应、党_决定的坚决照办、党_禁止的坚决不做,既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有坚定立场,也在生活小节上谨言慎行、遵规守矩。
二、强化宗旨意识,站稳人民立场,在为民造福上当先
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_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_区别于其他政_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新征程上,只有大力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才能永葆性质宗旨本色。
深入贯彻_八项规定精神,必须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找准基层难点痛点,摸清群众所思所盼,提出务实管用对策,在接地气、通民情中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深入贯彻_八项规定精神、改进工作作风的有效抓手和重要检验,持续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不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政绩观之“正”确保人民群众利益之“实”。坚持“减负之量”与“减负之质”的有机统一,持续深入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以“责权一致、责能一致”为准绳,全面建立和执行乡镇(街道)履责事项清单,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真正让基层减负担、群众得实惠、发展见成效。
仅展示957字,全文共33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