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一季度经济高质量发展党课讲稿
……(开头部分已省略378字)
什么是“担当”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勇于接受,并承担起责任。《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接受并负起责任”;《辞海》的解释是“担负;承当”。想起“担当”一词,我就会想我们在中学时学过的鲁迅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话,那句话是:“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觉得,这就是担当最好的解释。我觉得,担当就是要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
一、担当彰显责任。林肯说,“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这是从担当的责任角度来理解的。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放管服”改革等新形势、新任务,可以说是正处在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这更需要我们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强化担当,开拓进取,共同创造xx美好的明天。
二、担当体现能力。“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人民日报》曾有一篇文章,标题是《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这是从担当的能力角度来理解的。在一个不再是找到“铁饭碗”就管一辈子的时代,如果你不努力、没能力,任何岗位、人和人都可能被随时取代,不管你乐不乐意、高不高兴。潮水来临时,你根本无法改变潮水的方向。你所能做的是,让自己具备各种求生的能力,降低被潮水淹没的风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xx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努力把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当前,我们有的干部业务素质不高,缺乏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突破新领域的理念和能力,满足自我意识和自我能力,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把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能力素质,夯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
仅展示861字,全文共2169字